第47章 捷报惊洛阳(1 / 2)

第二日,洛阳城中。

当天色刚蒙蒙亮时,随着传讯兵的进城,一阵突兀的捷报声,便不断的回响在洛阳城主干道的上空。

“洛阳令兼城门校尉张寻和南阳太守秦颉,合力大破南阳黄巾贼,收复宛城!斩杀贼首张曼成,贼将赵弘,歼敌过万,俘虏贼匪十万人……”

传讯兵不停的大声重复着捷报的内容道。

洛阳城的百姓们听见了,心中也为之一震,更是对张寻崇拜敬服不已。

张寻身为洛阳北部尉时,便以仁义爱民著称,在洛阳百姓中拥有很高的声望。

此时,当他大破贼匪的捷报传来,令他在洛阳百姓心目中的威望,更是达到了极致。

早朝上,此时的灵帝连着打了几个哈欠,说不出的疲惫和慵懒。

显然是昨夜与众妃嫔们激战良久,损了元气,导致精力到现在还未完全恢复呢。

当他正准备示意张让,结束每天例行公事一样的朝会,以便回后宫,让众妃子们给他松松筋骨、解解乏时,只听得一串连续不断的禀报声从殿外传了进来。

这一连串的高声喊叫,立马将他惊的三魂丢了七魄,顿感困意消失不见。

正当他准备发怒,将惊扰龙体的小黄门拉出去责打时,便清楚的听到了让他惊喜不已的内容。

“报……启禀陛下!洛阳令兼城门校尉张寻和南阳太守秦颉,大破南阳贼匪,光复宛城……”

小黄门张横迈着轻快的步伐,扭着小腰踮进了大殿内,同时口中惊喜的禀报道。

伴随着他的禀报声,殿内一班大臣们也都为刚才听到的内容震惊不已。

张让见状,连忙走下陛阶,从张横手中接下了奏报,然后飞快返身回到了陛阶上,将奏报递给了刚清醒过来的灵帝道:

“陛下,南阳奏报!”

“嗯!”

灵帝微微点头应道。

然后,便接过奏报细看了起来,不一会儿,便传来了灵帝大声的赞叹声:

“好!好!好!张寻果然不负朕的期望,朕没有看错人,真是国之干臣啊!”

灵帝一连说了三个‘好’字,言语中的欣赏之意不言而喻。

不过,这一番赞赏却让下面垂首站立的一众大臣们,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。

随后,便听灵帝继续对下面说道:

“诸位爱卿,张寻率一千人,与南阳太守秦颉合计六千人,一战斩贼首张曼成,歼敌五千余人,俘贼三万余人。”

灵帝感觉有些气虚,便稍作停顿,调匀了下有些急促的呼吸,然后继续开口道:

“二战斩贼将赵弘,攻破宛城,歼敌八千余人,俘贼七万余人,仅有近万贼匪逃出宛城,此役堪称大胜啊!……”

终于,灵帝气喘吁吁的将奏报上的情况说完了。

当众臣们再一次听到如此详细的战报时,心里便更加震憾了。

不过,这些人中,既有人真心的高兴和佩服,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。

高兴的人中,属大将军何进表现的最为明显,张寻可是在他的力谏下,才被灵帝委以重任的。那当然少不了他的举荐之功。

更为重要的是,张寻可是他的人,此次立下如此大功,必得皇帝更加重用,那他这边的实力又会增添不少。

而那些不以为然的人觉得,南阳黄巾能如此轻易的被平定了,只能说明黄巾贼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弱了。

因此,这些人便动了要将自家子弟也送上战场捞军功的心思。

在他们看来,这可是白捡的功劳啊,不捡白不捡啊。

这些动心思的人中,犹以大司农曹嵩心思最为活跃。

他也想把自己的儿子曹操送去捞些军功,镀镀金,好为将来谋个高官厚职做准备。

于是,大司农曹嵩便开口说道:

“臣恭喜陛下得如此良将,若再多几个这样的良将,想来平定太平道之乱不远矣!”

顿了顿,曹嵩又接着说道:

“陛下!臣子议郎曹操自幼熟读兵法,常怀忠君报国之心,如今也想为陛下分忧,领兵平定太平道叛乱。还请陛下怜臣子一片赤诚之心啊!”

灵帝听到曹嵩的回答,心中也是非常高兴。

毕竟,若能多一份平叛力量,那么平定叛乱的时间就越短,成功的几率也更大。

何况,这些个世家们有的是兵马钱粮,对平叛帮助甚大,不用白不用。

而前次让他们为平叛捐赠物资时,一个个推三阻四,既不肯出钱,也不肯出人。

想不到如今,竟然主动提出了平叛,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。

不过,既然他们如此热情,当然也要好好的宰他们一顿了。

想到这里,灵帝便装作有些为难的说道:

“嗯,大司农啊,你也知道,如今朝中这官缺已满,钱粮又不足,已经派不出兵马粮草了,何况,令郎该以何身份去领兵抗贼呢。”

曹嵩听到这里,心中略微想了想,便已了然。

于是,咬了咬牙,开口说道:

“陛下,臣身为大司农,深知朝廷财政困难,因此,愿将家中私产拿出招募兵马,采买粮草军械,让臣子曹操领兵平叛以报圣恩,还请陛下体察臣的一片丹心哪!”

听到曹嵩的表态,灵帝大为高兴的说道:

“好!大司农拳拳为国之心,朕深感欣慰!既如此,朕便任命曹操为骑都尉,令其招募兵马,出兵平叛!不过……”

灵帝稍微停顿了下,便继续说道:

“不过,这骑都尉的官职嘛……”

灵帝说到下面便不再说了,只是意味深长的看着曹嵩。

曹嵩听见灵帝的语气,再看灵帝的表情,哪能不知道灵帝的官可不是白给的,这是要让他拿钱去买呢。

曹嵩颇为识趣,连忙毕恭毕敬的拱手说道: